紙業(yè)觀察
【全部專欄作者】    
 
森林認證為何叫好不叫座
        作者:觀點評論       發(fā)表時間:2013-10-27   
【文章摘要】“這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市場不接受,企業(yè)碰了一鼻子灰,熱乎勁沒了。”潘震岳說,眼下,包括力恒木業(yè)在內的眾多企業(yè),都處在徘徊和迷茫之中

  從家具到餐巾紙,每個人每一天都在使用林業(yè)產品。在購買這些產品時,你想知道這些產品在采伐、加工的過程中,是否對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或居民帶來傷害嗎?你會為那些被權威機構認證的環(huán)保產品多掏錢嗎?

  《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日前在廣西、廣東采訪時了解到,盡管森林認證在我國已開展了十幾年,數千家企業(yè)、林場參與認證,但多數投資都“打了水漂”,原本對認證效果充滿期待的企業(yè)開始打退堂鼓。認證的產品由于采購成本和銷售價格高,消費者普遍不接受,企業(yè)更不愿意生產。

  看上去既有利于環(huán)境又有利于消費者,人人都會喊好,但一旦涉及到口袋里的真金白銀,就又是另一回事了。

  企業(yè)之惑

  “我們2010年11月獲得了FSC(森林管理委員會)的森林認證證書,前前后后投了400多萬元,但問的人多,買的人少,經濟效益還沒有顯現!睆V西國有派陽山林場黨委書記陳青來說。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qū)13家國有林場中,派陽山林場是首家通過FSC-FM/COC(森林經營/產銷監(jiān)管鏈)森林認證的。陳青來說,當初申請FSC森林認證,是希望借鑒國際先進的森林可持續(xù)發(fā)展經驗,也希望借助森林認證的品牌影響,增加收益。

  “原來就知道種樹、施肥、砍樹!标惽鄟碚f,但申請FSC認證后,大家開始意識到,那些稀有的高保護價值的樹木不能砍,也不能大量施用化學肥料。原來為了經濟效益,大面積種植桉樹等速生豐產林,但樹種過于單一,不利于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有害生物防治。

  派陽山林場經營的林地中,生態(tài)公益林(地)面積占林地總面積的17.86%;商品林(地)面積占82.14%。目前,該林場約一半的林地被納入FSC認證。

  陳青來對記者說,FSC認證后,派陽山林場開始嘗試桉樹與松樹、紅椎樹與馬尾松混交種植,還與廣西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合作,投資建設了桐棉種源馬尾松改良代種子園、八角種質基因庫等。

  “按照FSC的森林認證規(guī)定,還要為一線工人添置勞保用品、改建工棚、購買保險等等,這塊投資是最大的。”陳青來說,林場有1800多名員工,一線工人占了絕大部分。為了滿足森林認證的要求,每年的投入都在100多萬元。

  派陽山林場場長龐贊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也承認:“目前經認證的木材銷售量不多,還沒有達到理想的期望值。”

  廣州力恒集團總裁助理潘震岳是森林認證的熱心推動者,但眼下他的心也開始涼了。力恒木業(yè)2008年5月通過了FSC森林監(jiān)管鏈管理體系認證!斑@些年,我們主動砍掉了不少高危原材料。”

  潘震岳指著一塊“流香古榆”實木地板樣品說:“要是在過去,只要有客戶需要,我們一年就可以生產60萬立方米的這種地板,占企業(yè)生產總量的十分之一!

  但“流香古榆”屬慢生樹種,胸徑60公分的一棵樹,生長期需要100~120年!斑@種樹多生長在長江、黃河等水土流失嚴重的地區(qū),大量砍伐必然對當地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影響。所以從兩年前,我們就決定不再使用這種木材。”潘震岳說。

  “但企業(yè)畢竟還是要追求經濟效益的!迸苏鹪勒f,力恒木業(yè)曾嘗試著高價購買經過森林認證的木材,成本增加25%左右,但由于市場很難接受,最終只能按普通的地板價出售。

  潘震岳說,作為企業(yè),是愿意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的,但要在可承受的范圍內,否則就不可持續(xù)。

  11日上午,全球森林貿易網絡(GFTN)中國經理金鐘浩列出了力恒木業(yè)的一組數據:2008年在做FSC初評時,其合法性木材占總量的比例為0.016%,2009年第一次審核和2010年第二次審核時,分別提高到14.32%和26.49%,但到了2011年第三次審核和2013年第四次審核時,卻跌到了1.93%和2.72%。

  “這非常具有代表性。因為市場不接受,企業(yè)碰了一鼻子灰,熱乎勁沒了!迸苏鹪勒f,眼下,包括力恒木業(yè)在內的眾多企業(yè),都處在徘徊和迷茫之中。

  “中國大部分林區(qū)的森林經營水平很低,很多還沒有達到可持續(xù)經營的標準。要把森林經營水平提高到可以認證的水平,需要更為高昂的間接費用。對于中國大部分森林經營企業(yè)來說,這種費用是難以承擔的。”國家林業(yè)局一份調查報告稱,對于一些企業(yè)來說,認證并不能帶來市場效益,這使得企業(yè)缺乏應有的驅動力。

  標準之爭

  森林認證作為一種市場機制,是通過對森林經營活動進行獨立評估,將滿足可持續(xù)經營原則的森林及林產品,進行認證后進入木材生產和林產品貿易中,以保證從森林經營到林產品貿易的所有環(huán)節(jié)符合環(huán)境保護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要求。

  目前,世界上比較有影響的森林認證體系包括:森林管理委員會認證體系(FSC)、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森林認證認可程序體系(起初叫做泛歐森林認證體系,PEFC)、美國可持續(xù)林業(yè)倡議(SFI)、加拿大標準協會(CSA)、馬來西亞木材認證委員會(MTCC)以及印度尼西亞生態(tài)標簽研究所(LEI)等。其中,FSC、PEFC占據了全球森林認證市場約80%的份額。

  FSC得到了購買者集團和全球森林與貿易網絡的支持,具有較可靠的市場基礎;PEFC由歐洲的私有林主發(fā)起,目前在世界上最大的認證林產品市場——歐洲市場的影響較大。

  創(chuàng)辦于1993年的FSC是世界上最早的森林認證體系,2001年最早進入中國市場。據FSC官方網站介紹,截至目前,中國獲得FSC認證的森林面積近250多萬公頃,認證企業(yè)2951家,其中不乏如沃爾瑪、宜家家居、金佰利、安信地板等知名企業(yè)。

  不過,由于FSC沒有實現與中國森林認證體系互認,也沒有在國家認證委登記,在國家林業(yè)局看來,FSC是非法的!耙粋自己都是非法的組織,怎么能認證人家是合法的呢?”國家林業(yè)局一位官員說。

  FSC多年來堅持不與各個國家的森林認證體系互認,認證標準和認證機構由自己認定。

  而依據我國《認證認可條例》,國際森林認證機構要在中國開展認證業(yè)務,須與中國的國家森林認證體系互認。

  “對于這一點,企業(yè)就要當心了。當然現在還沒有開始。一旦清理后,如果你用的是FSC給予的認證,就可能會出現問題,因為屬于非法認證!敝袊终J證管理委員會副秘書長陸文明說,“前幾年,FSC與中國政府部門關系很好。但由于FSC一是不能互認,二是其合法性不能解決,三是聘用人員工作不力,目前雙方關系比較微妙!

  中國森林認證管理委員會主任、國家林業(yè)局科技發(fā)展中心副主任王偉說:“中國的森林認證市場是開放的,FSC要想留在中國市場,只有一個辦法,就是互認!

  2007年,PEFC在北京建立了中國辦事處。截至2012年6月,PEFC在中國頒發(fā)了163個產銷鏈監(jiān)管證書,PEFC同樣沒有與中國的森林認證體系互認。

  與FSC相比,PEFC與國家林業(yè)局的關系甚好。2011年,中國正式成為PEFC國家管理機構會員,并有望在近期實現我國國家森林認證體系(CFCC)與PEFC之間的互認。

  “通過實現與PEFC體系的對接,可以將中國的森林認證體系推向國際,并解決了林紙產品國際市場的準入問題!盤EFC中國辦公室總監(jiān)余柏松說。而雙方互認后,PEFC也同樣獲得了在中國市場開展森林認證的資格。

  對于國家林業(yè)局的態(tài)度,FSC有關負責人在回答本報記者詢問時表示:“FSC是一個獨立的、非營利性的非政府組織。凡對森林及其產品感興趣,并承認FSC的目標,即可以成為成員!盕SC一直堅持認為,PEFC和CFCC的森林認證標準過低。

  “據我所知,目前FSC與CFCC都有互認的意向。FSC在國家認證委的登記也會抓緊去辦。”金鐘浩說。金鐘浩所在的全球森林貿易網絡由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創(chuàng)立,而FSC體系的控制方為WWF、綠色和平等國際環(huán)保組織。

  市場之冷

  我國目前有近60億畝林業(yè)用地資源,其中包括45億畝林地、8億畝可利用沙地、6億畝濕地等,是18億畝耕地面積的3倍多。

  國家林業(yè)局發(fā)展規(guī)劃與資金管理司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每年人均木材消費量僅為0.3立方米,與世界平均6.7立方米的消費量相差甚遠,林業(yè)生產力遠未充分釋放。

  這一切都說明,中國森林認證市場空間巨大。目前,全國僅桉樹林種植面積就達360萬公頃,如果按照FSC每公頃8元的認證收費標準,僅此一項收益就接近3000萬元。這還不包括每年的年審收益。

  不過,在國家林業(yè)局看來,“森林經營者聘請境外的認證機構認證,無論是直接費用還是間接費用相對而言都是比較高的。”國家林業(yè)局上述調查報告說。

  中國林業(yè)產業(yè)聯合會副秘書長石峰認為,中國必須積極推進自主森林認證體系的建設,以謀求加大在該領域的話語權。

  除了建立自己的森林認證體系之外,眼下最要緊的是,愿意改變消費行為的消費者群體是否理解并接受森林認證,是否達到足夠大的規(guī)模,能否催生切切實實的商機。

  艾意凱咨詢公司的調查顯示,我國約75%的被調查者只愿為綠色產品支付不超過10%的溢價,約15%的被調查者愿為綠色產品支付超過20%的溢價,而這一比例遠遠低于發(fā)達國家的水平。

  中國綠色家居環(huán)境技術工作委員會執(zhí)行主任李洪帆介紹,今年6月,商務部出臺了《綠色板材采購規(guī)范》,將于12月1日實施。該規(guī)范希望通過明確的標識,促使木材原料來源符合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無非法采伐木材。

  李洪帆說,綠居委正聯合國際權威認證機構SGS對符合《綠色板材采購規(guī)范》的企業(yè)及產品實行認證,對通過認證及檢測的企業(yè)授權加貼“綠居材”或“綠家居”的標識,同時聯合SGS以年審的形式對企業(yè)的執(zhí)行情況進行監(jiān)管,保證企業(yè)的綠色產品具有可持續(xù)性。

  李洪帆認為,目前一些大型企業(yè)都具備了綠色板材及家居產品的生產實力,企業(yè)是否生產綠色環(huán)保產品的關鍵在于生產成本能否合理地轉嫁到下游。

  他介紹,《綠色板材采購規(guī)范》將綠色板材劃分了G1、G2、G3三個環(huán)保等級。其中,G1屬于無醛級,環(huán)保等級最高,其有害物質釋放量不僅遠低于現行國家標準,比國際公認最健康的地板標準日本“F4星”要求的限值還要低。消費者可以根據標識做出購買決定。而貼標企業(yè)必須要通過FSC等國際認證機構的認證。 (《第一財經日報》作者 章軻)

    本文為《紙業(yè)網·紙業(yè)觀察》專欄文章,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全部或部分轉用,其他媒體不得改寫。經同意引用時,應保證引用內容與原文章內容語意一致。
  作者介紹
《觀點評論》中國紙網推出一檔紙業(yè)評論欄目。該欄目將實時追蹤行業(yè)熱點,深刻剖析熱點背后的原因,發(fā)現問題,并致力于尋求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推動行業(yè)長期、健康發(fā)展。
 ♦ 小發(fā)行大傳播——互聯網反哺傳統紙媒
 ♦ 誰在給造紙業(yè)抹黑?
 ♦ 啟東王子排海項目永久叫停給造紙業(yè)的警示
 ♦ 下個十年,新聞產業(yè)將解體,淪為社會活動?
 ♦ 傳統紙媒的廣告客戶正過渡到互聯網陣營
 ♦ 張茵:為何紙業(yè)旺季不旺?為何玖龍紙價要小漲?
 ♦ 被遺忘的群體:紙媒廣告業(yè)務員
 ♦ 央企中冶紙業(yè)欠債不還的底氣何在?
 ♦ 錢毅:未來我國將保持較大紙漿進口量
 ♦ 戴紅旗:造紙用水可以無限循環(huán)
Copyright @ 2000-2009.Paper.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紙業(yè)網加入收藏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