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崖門甜水蘿卜,是新會區(qū)首個“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在崖門種植歷史超200年,是新會一張亮麗的“旅游名片”,相信也是不少市民近期餐桌上的一道美味家常菜。在甜水蘿卜收獲季節(jié),新會愛心企業(yè)——亞太森博(廣東)紙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亞太森博)近日走進崖門鎮(zhèn)甜水村,團購上萬斤甜水蘿卜,分裝后作為禮品分發(fā)給員工。亞太森博著力為員工帶來實惠福利的同時,也促進了崖門鎮(zhèn)甜水村當地農民增收,為新會鄉(xiāng)村振興添磚加瓦。 
1月11日,在員工熱切期盼下,一輛滿載新鮮甜水蘿卜的貨車緩緩駛進亞太森博,員工們有序排隊領取屬于自己的一份甜水蘿卜“福袋”,場面熱鬧而又溫馨。亞太森博品牌主管吳雅芝手捧著共重8斤左右的甜水蘿卜,心里感到特別暖心,“最近降溫了不少,吃蘿卜是最適宜不過了。很多同事領到甜水蘿卜后,當晚就在朋友圈‘曬’菜譜、‘曬’成品,我昨天晚餐也把蘿卜用白水煮了蘸辣椒醬吃,吃起來感覺特別清甜,而且沒有渣,口感非常好!眳茄胖ジ兄x亞太森博公司和工會送來的這份“冬日禮物”。 
亞太森博工會主席周偉表示,團購甜水蘿卜活動不但讓員工感受到企業(yè)的關愛,還能幫助崖門鎮(zhèn)甜水村提升甜水蘿卜銷量,受到了當地農民的熱烈歡迎,一舉兩得,“每人一袋8-9斤重的甜水蘿卜,雖然價格不高,但卻能讓每位員工樂開懷,相信亞太森博工會這份小小的心意能在這個冬天暖入人心! 亞太森博總經理洪慶隆表示,公司與崖門鎮(zhèn)相接,為了幫助我們身邊的社區(qū),讓全體員工都意識到我們是當地的一員,積極參與當地的社區(qū)建設,帶動當地經濟,讓村民致富,為中國鄉(xiāng)村振興出把力,亞太森博聯合崖門鎮(zhèn)政府以甜水蘿卜為媒,搭建雙方溝通橋梁。 
甜水蘿卜是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區(qū)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新會區(qū)崖門鎮(zhèn)甜水蘿卜的種植歷史傳承已有200多年,據《江門市志》記載,甜水蘿卜在清嘉慶四年(1799年)開始栽種。2014年,崖門以甜水村委員會及甜水蘿卜種植戶為主體,成立了甜水蘿卜種植專業(yè)合作社,在原本“農戶+基地”的基礎上,增添了“專業(yè)合作社”,實行“專業(yè)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經營模式發(fā)展甜水蘿卜。2017年12月22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yè)部正式批準對“甜水蘿卜”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 新會區(qū)崖門鎮(zhèn)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于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熱量足,雨量充沛,氣候溫和,多年平均氣溫22.4℃,極端最高氣溫38.3℃,極端最低氣溫為0.1℃,多年平均降雨量2379毫米,適宜種植蘿卜。甜水蘿卜莖塊大、直立、近圓柱狀,長約35-45厘米、直徑約8-10厘米、重約2.5-3千克,皮色雪白、口感清甜爽口、嫩滑無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