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紙行業(yè)門戶網站
 首頁 > 新聞中心 > > 正文 搜索關鍵字       
“熒光門”事件消費者該聽誰的?
 
http://www.memeticinfluence.com  2012-08-24 中國新聞出版網

  8月8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在廣東東莞召開“食品包裝產品質量情況調查發(fā)布會”,針對全國一次性紙制餐飲具發(fā)布了一份歷時3個月的調查報告。調查對象主要包括奶茶粉等商品的包裝紙杯、方便面紙碗等食品用紙及塑料包裝容器。結果顯示,被檢的55個樣品中,36個雙層紙制樣品外層熒光性物質超過食品用紙標準。近4/5的不合格結果令人大跌眼鏡。統(tǒng)一、康師傅、今麥郎、香飄飄等諸多知名品牌上了“不合格”榜單。

  一石激起千層浪。調查結果一經公布,迅速有國內行業(yè)協會作出回應。8月9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其官網上發(fā)表公開聲明稱:“方便面容器足以確保食品安全”。對此,8月15日,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再次作出回應,在其網站上發(fā)表了《關于回收紙不可作為食品用紙的說明》一文,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聲明中對調查報告提出的不同觀點給出了回復。

  一時間你來我往的“口水仗”愈演愈烈,兩個不同協會對同一市場公開發(fā)表的不同聲明,令消費者感到困惑。方便面紙碗究竟是否安全?消費者到底該相信哪方給出的結論?一個個問號再次將食品包裝安全推到了風口浪尖。

  焦點

  兩大焦點:熒光劑是否超標 再生紙是否安全

  縱觀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調查報告以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的聲明,雙方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兩大焦點,一是目前紙碗大多為內外雙層結構,其安全與否是否應內外層區(qū)別對待;二是紙碗外層紙材如果采用再生紙是否真的會污染到內層。

  首先,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在調查報告中指出,國際標準對紙質餐飲具有明確規(guī)定,不得使用再生紙;對熒光物質也有嚴格規(guī)定,在紫外燈照射下,每100平方厘米不得超過5個平方厘米。標準將紙質餐具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并沒有區(qū)分內外層。

  對此,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發(fā)表的聲明中稱,方便面容器的內層紙碗足以確保食品安全。方便面紙容器的內層“紙碗”和外層“碗標”具有不同功能,適用于不同的安全標準。“從環(huán)保的觀點看,再生紙如果能夠做到不殘留或不遷移出有害物質,也可以循環(huán)再利用并應用于食品包裝!币虼,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將內外層混為一談的說法是“偷換概念”,標準規(guī)定的是跟食品接觸的內層紙,拿來套用外層紙是不合適的。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在聲明中以世界方便面包裝情況佐證目前國內方便面包裝是安全的——“在方便面54年的發(fā)展中,從未因此發(fā)生過任何食品安全事故,具有全世界的安全實踐經驗!睋吨袊侣劤霭鎴蟆酚浾咦钚虏稍L獲悉,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已經聯系到了遠在日本的方便面發(fā)明人的兒子,即世界方便面協會日本總部的執(zhí)行主席安藤宏基,與其溝通后的觀點和學會此前在聲明中提出的基本一致。

  但在《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采訪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時,他認為,紙碗其實是一個整體,就像是利樂包裝一樣,雖然復合了很多層,但作為一個整體其中的每一層都應當是符合安全要求的,而將紙碗分為內外層來區(qū)別對待的說法,董金獅認為,那才是真正的“偷換概念”。

  此外,董金獅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聲明中提到以世界方便面包裝情況作為例證的說法表示質疑。他認為,食品包裝安全應慎重,不出事不等于沒有事;54年一直沿用的做法并不代表就沒問題,以前沒出現過事故也并不代表是正確的,三聚氰胺奶粉就是個教訓。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針對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聲明中提到的外層紙并不會產生遷移的說法回應說,再生紙里的有害物質會向內遷移,影響人體健康。當記者第一時間連線董金獅詢問有害物質是否真的會產生遷移時,董金獅表示,只要是化學物質都會有遷移,就像空氣會流動,化學物質會從高濃度向低濃度遷移,道理都一樣,而且紙都有透氣性,更易滲透。使用廢紙、熒光增白劑等,遷移到食品中的有害物質,都是微量且長期積累在人體中的,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從人體中完全排出。有害物質如鉛、汞等長期累積在人體中,可以誘發(fā)各種疾病甚至癌癥!安荒芤驗檫沒有出現事故就放任食品安全隱患的存在!

  對此,有業(yè)內人士反問,一切都要講科學,那么遷移是否有確切的證據作為支撐?董金獅則認為,因為這是不允許做的事情,如果有企業(yè)這樣做了,屬于違規(guī),則應當由違規(guī)企業(yè)進行舉證!罢l用廢紙,誰就用標準來證明沒有產生遷移,不能證明就不應該用!倍皙{同時指出,如果說內外層紙的安全要求可以區(qū)別對待,那么如何控制外層紙的來源、如何追溯外層再生紙之前的用途是什么?外層紙的安全又依據什么標準?這在國外雖然有先例,但都是由企業(yè)進行控制,而在我國并沒有這樣的追溯機制。

  進展

  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資質遭質疑事件進一步升溫

  本以為此次方便面紙碗事件就此已告一段落,在一則消息的攪動下這一事件又再次掀起波瀾。消息稱,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性質和背景開始受到質疑,系香港注冊單位,主要負責人僅為董金獅一人,屬于“野雞機構”。

  對此,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金獅在接受《中國新聞出版報》記者采訪時說,協會性質并不是關鍵問題,只要檢測報告是真實的,就證明他所言非虛。同時,他就兩大質疑焦點在記者的采訪中也作出了回應。

  首先,對于協會在內地注冊不下來、只能去香港注冊的質疑。董金獅回應,作為一個行業(yè)協會組織,無論在內地注冊還是在香港注冊都是合法的。另外,之所以選擇在香港注冊是因為內地食品包裝行業(yè)沒有行政主管部門,注冊有難度,而香港則不需要有主管部門才能注冊。

  其次,關于主要負責人僅為董金獅一人的質疑。董金獅表示:“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會長不是我董金獅,所以可以證明肯定至少不是一個人!倍皙{名片上印有的職位是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常務副會長、秘書長。

  最后,董金獅說:“國際食品包裝協會是一個合法的機構,我們在中國開展工作,沒有違反中國的法律,我們也沒有搞新聞發(fā)布,只是調查結果的發(fā)布。”

  爭論:協會出現分歧,到底誰來做主?

  雖說“口水仗”讓消費者手足無措,但有爭論畢竟是件好事兒,消費者開始更加理性地對各種發(fā)布數據抱著懷疑和論證的心態(tài)去看待,爭論令民眾對食品包裝安全的重視程度再一次提升。但結論是什么?消費者最終該聽誰的?

  董金獅認為,最終還得政府主管部門依靠標準站出來說話。他著重與記者談到由衛(wèi)生部公布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的《食品包裝用原紙》征求意見稿,其中對食品包裝原紙定義為:用于直接包裝食品的紙張,或供諸如涂布、浸漬和其他材料(鋁、塑料等)復合等進一步加工用的紙張。

  記者經過仔細查證,在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的官網上找到了該意見稿,發(fā)布于2010年11月,題為《衛(wèi)生部監(jiān)督局關于公開征求〈不銹鋼食具容器〉等38項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意見的函》衛(wèi)監(jiān)督食便函〔2010〕381號。時隔一年多時間,仍處于公示階段。這是否能夠佐證紙碗內外層包裝用紙應該采用同一環(huán)保標準、將用于外層包裝的再生紙拒之門外呢?董金獅則很樂觀,他認為目前社會對食品包裝用紙的安全性壓力越來越大,意見稿一定會很快實行。

  關于爭論,董金獅表示,這是好事兒,但是各方要將心態(tài)放正,“護犢子也要合理合法”。

  被忽視的原材料安全

  食品包裝多如繁星,方便面包裝只是其中的一個小小分支,而關于包裝用紙安全與否的紛爭也是食品包裝安全中的冰山一角。擴展開來,印刷油墨、黏合用的膠粘劑、覆膜中的光油等原材料目前用的又是否是食品級原料?是否環(huán)保、安全呢?是否有標準對其規(guī)范?是否存在有效的手段進行監(jiān)控?單單糾結包裝用紙這一個方面并不能從根本上做到安全。

  對此,董金獅說,食品包裝安全等同于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離不開食品包裝安全。不僅僅是原材料,目前食品包裝的生產環(huán)境以及包裝生產設備的安全要求其實也常常被忽視。從終端來控制總歸是舍本逐末,歸根結底是食品生產企業(yè)和食品包裝企業(yè)都要有良知,要有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感。

  此外,他也呼吁,國家食品包裝安全的行業(yè)標準能夠盡快完善并出臺,這不但可以減少紛爭,也讓企業(yè)在生產食品包裝、消費者購買食品時有據可依,更可以讓一些為了降低成本不顧安全的“黑心”企業(yè)依法得到懲治。

  媒體觀點

  從消費者的角度看,即使推定國際食品包裝協會身份為“野”,也并不意味著它無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全社會都對質量安全問題特別關注的氛圍里,在質量安全整體狀況遠非完美的情況下,任何對產品質量安全的質疑都應該被包容、被重視、被研究、被爭論,真理總是越辯越明嘛。大家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對問題的解答上,而不是糾結于究竟是誰提出了問題!吨袊|量報》

  是否超標、是否安全,難道國標給不出答案嗎?是的,現執(zhí)行的、編號為GB11680-1989的《食品包裝用原紙衛(wèi)生標準》并不能給出答案,這條仍在執(zhí)行的標準自1989年起,已有23年未曾修改與更新。國標未變的這23年,是中國食品界發(fā)生翻天覆地變化的23年——以前沒有的產品、以前沒有的技術、以前沒有的原料,現今都有了,而國標卻管不著——這才是引發(fā)爭論的源頭。——《北京晨報》

  毋庸置疑,如果企業(yè)真的出現了食品安全問題,及時揭露,讓消費者受到保護,讓不良企業(yè)受到懲罰,肯定是大快人心的事。但是,如果是別有用心,借一些似是而非的所謂食品安全信息,借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問題的謹慎態(tài)度,而達到謀求自身利益,打擊競爭對手或使目標企業(yè)就范的目的,則無疑是有一點卑鄙的。

  在食品安全問題上,防止蠱惑人心的不實之言出現,與維護消費者的食品安全知情權同樣重要。規(guī)范食品安全信息的發(fā)布權責已經成為當務之急!袊洕W

  同一食品,一個部門說合格,一個部門說不合格,多年來,食品標準因政出多門而出現的“標準掐架”案例時有發(fā)生。而“十二五”期間,此類問題將有望得到解決!笆濉逼陂g,衛(wèi)生部將全面啟動對5000余項食品標準的系統(tǒng)清理工作,2013年年底將提出現行相關標準或技術指標繼續(xù)有效、整合和廢止的清理意見!度A夏時報》

  對于消費者來說,國際食品包裝協會的資質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些外包裝的熒光物質到底有沒有超標,會不會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誰能來為我們解答這些疑問?呼吁國家相關部門應盡快安排具有資質的檢測機構來檢測,盡早給我們一個答復。同時,對于內外雙層紙各自的標準,也要嚴格制定,防止今后再出現類似的熒光門事件。我們要的是方便面包裝到底有沒有傷害人體健康的熒光物質,就不要再用其他的擾亂我們的視線了。——中國經營網

  目前,方便面、一次性紙杯等相關行業(yè)人士,不去研究檢驗熒光劑是否會擴散到內層,反而去質疑發(fā)布調查報告的國際食品包裝協會在民政部并沒有備案,沒有食品安全信息的發(fā)布資質,可謂無視消費者健康,站在私利角度說話!A媒網

本網登載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評論打印】【關閉
用戶
匿名發(fā)出
 
Copyright © 2000-2009.Beijing Luckcom Network Sci-Tech Co.,Ltd   
紙業(yè)網加入收藏夾
版權所有 恩佑科技 
010-60204993、18510100716
客服信箱:service@paper.com.cn